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日本瞄准加拿大页岩气 预计2018年末可进口

2017-09-01 11:022480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9月23日启程访问加拿大和美国。为期5天的行程包括:与加拿大总理哈珀会谈,推动向日本出口页岩气,协商“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谈判事宜和强化安全保障合作;在纽约证券交易所发表演讲,呼吁海外资金扩大对日投资;在联合国总部发表演讲,阐述日本的外交和经济政策。
 
  中对于安倍此行,日本媒体关注的还是日本与加拿大之间的页岩气进口谈判。据报道,日本将从2018年末从加拿大进口页岩气。安倍将和加拿大就如下问题展开协商:建造从页岩气田到港口的管道、天然气液化设施等;取得加拿大国家能源委员会的出口许可;构建开采工程的资金支持框架等。预计这些问题将在年底达成一致。
 
  中今年5月,美国政府批准从2017年起向日本出口页岩气制成的液化天然气。如果顺利,加拿大将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二个对日出口页岩气的国家。据《日本经济新闻》报道,日本每年将从加拿大进口800万至900万吨页岩气制液化气,约占日本天然气进口量的一成。加拿大产液化气经太平洋输送到日本需10天左右,比经巴拿马运河运输的美国产液化气节省一半时间。日本期望通过页岩气进口,增加天然气进口议价能力,使价格比现在从卡塔尔进口的下降四成。
 
  中9月中旬,日本50座核电机组全部停运,再次进入“零核电”时代。东日本大地震后,日本政府通过增加进口天然气供应火力发电,以弥补原先占26%的核电缺口。目前,日本50%的电力供应依靠天然气。日元贬值和需求增加造成的进口燃料价格上涨,已成为日本贸易逆差不断扩大的主要原因。日本现在主要从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马来西亚和中东等地区进口液化天然气。2012年,日本进口了高达6万亿日元的液化天然气,远远超过了2010年的3.5万亿日元。日本签署的长期进口合同几乎是全世界贵的,因为液化天然气的价格一直与持续高位的原油价格挂钩。
 
  中开采成本低廉的页岩气成为日本的“救命稻草”。日本住友商事、三井物产、三菱商事、中部电力等企业与美国马里兰州、得克萨斯州等地签订了页岩气开发或供应协议,从2017年开始每年向日本供应1470万吨页岩气制液化气,约占日本液化气需求量的20%。三菱商事今年2月获得加拿大政府液化气出口许可。
 
  中日本综合研究所理事长寺岛实郎对人们对页岩气的过多期待持怀疑态度。他表示,由于美国向日本出口液化天然气早也要到2017年,届时美国的天然气价格可能会继续上涨。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聚氨酯微孔发泡技术配方设计中多元醇与异氰酸酯的选择
问题1:聚氨酯微孔发泡技术的基本原理是什么?答案:聚氨酯(PU)微孔发泡技术是一种通过化学反应生成气体并使其在聚合物基体中

0评论2025-04-305

聚氨酯微孔发泡技术相关的国内外专利文献检索与分析报告
提出问题:什么是聚氨酯微孔发泡技术?答:

0评论2025-04-304

用于制造缓冲垫片和密封圈的聚氨酯微孔发泡技术方案
问题:什么是聚氨酯微孔发泡技术?它在制造缓冲垫片和密封圈中的应用有哪些优势?答案:聚氨酯微孔发泡技术是一种利用聚氨酯材料

0评论2025-04-304

聚氨酯微孔发泡技术中影响泡孔尺寸与分布的主要因素探讨
问题:什么是聚氨酯微孔发泡技术?它有哪些应用领域?答案:

0评论2025-04-304

间歇式与连续式聚氨酯微孔发泡技术的工艺流程对比研究
提出问题:什么是间歇式与连续式聚氨酯微孔发泡技术?问题描述:您好!我近在研究聚氨酯微孔发泡技术,但对间歇式和连续式这两种

0评论2025-04-303

聚氨酯微孔发泡技术在家具和医疗器械领域的创新应用探索
问题:什么是聚氨酯微孔发泡技术?答案:聚氨酯微孔发泡技术是一种利用聚氨酯材料通过化学反应生成具有微小气孔结构的技术。这种

0评论2025-04-304

评估聚氨酯微孔发泡技术制成品压缩永久变形性能的方法
提出问题问:如何评估聚氨酯微孔发泡技术制成品的压缩永久变形性能?答案一、引言聚氨酯(Polyurethane, PU)微孔发泡材料因其优

0评论2025-04-304

提高聚氨酯微孔发泡技术生产稳定性的过程控制策略研究
聚氨酯微孔发泡技术生产稳定性的过程控制策略研究提出问题:如何通过优化工艺参数和设备控制来提高聚氨酯微孔发泡技术的生产稳定

0评论2025-04-304

可降解聚氨酯微孔发泡技术的研发进展及其市场应用潜力
问题:什么是可降解聚氨酯微孔发泡技术?它有哪些特点?答案:可降解聚氨酯微孔发泡技术是一种利用聚氨酯材料的化学特性和物理性

0评论2025-04-304

二氧化碳超临界流体聚氨酯微孔发泡技术的工艺原理详解
问题1:什么是二氧化碳超临界流体聚氨酯微孔发泡技术?答案:二氧化碳超临界流体聚氨酯微孔发泡技术是一种利用二氧化碳(CO2)在

0评论2025-04-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