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朗盛浇筑型聚氨酯的研发方向与性能突破
引言:从鞋底到桥梁,聚氨酯的“变形记”
在材料科学的江湖里,聚氨酯(Polyurethane,简称PU)就像一个低调却无所不能的老江湖。它既能在运动鞋底中弹跳如簧,也能在冰箱保温层中默默守护低温,甚至还能在桥梁伸缩缝中承受千钧之力。而在这片广阔的天地中,德国朗盛(Lanxess)公司凭借其深厚的技术积淀,在浇筑型聚氨酯领域不断推陈出新,成为行业的领头羊之一。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新型朗盛浇筑型聚氨酯到底“新”在哪?它的研发方向又指向何方?性能上有哪些让人眼前一亮的突破?
一、什么是浇筑型聚氨酯?
1.1 定义与基本特性
浇筑型聚氨酯是一种通过液态组分混合后原位反应成型的高分子材料,通常由多元醇和多异氰酸酯组成。它具有:
- 高耐磨性
- 优异的弹性与回弹性
- 良好的耐油、耐溶剂性能
- 可调性强(硬度、密度等可定制)
这种材料广泛应用于工业滚筒、缓冲垫、轨道减震器、矿山筛板等领域。
1.2 浇筑工艺简述
步骤 | 内容 |
---|---|
1️⃣ 混合 | 将A组分(多异氰酸酯)与B组分(多元醇+扩链剂)按比例混合 |
2️⃣ 注模 | 倒入模具中,静置或加热固化 |
3️⃣ 后处理 | 脱模、修边、热处理以提升性能 |
这个过程看似简单,实则对配方控制、温度管理、时间把控要求极高,稍有不慎就可能出现气泡、开裂等问题